第四十七章 群策群力-《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1/3)页

    讨论会议上讨论的病例是潘大姐,作为潘大姐的主管医生,孙立恩并没有直接上台发言。他来的有点晚,现在上台势必会打断袁平安的主持和病例讨论。于是,孙立恩顶着好几百双眼睛的注视,悄悄摸摸又声势浩大的坐在了台下的犄角旮旯里。

    袁平安看了一眼孙立恩,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继续介绍着病情。

    “首先,患者有二型糖尿病,并且在回旋支放置过一枚冠状动脉支架,这是基础病的部分……患者本人自诉曾经在1月13日接触过一名有咳嗽和发热症状的患者。”袁平安按了一下电脑,身后的ppt切换到了流行病史调查的页面上,“该患者在1月17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且转入鹤安医院治疗。本案患者于1月17日出现发热和咳嗽的症状,并且带有腹泻和乏力的症状。ct检查显示双肺有大片毛玻璃影,诊断意见为‘病毒性肺炎?’。”

    “中心医院方面在18日对该患者进行核酸取样,19日确诊为阳性病例,并于当日转运至云鹤市传染病院北五区治疗。”袁平安继续总结着病史,“23日,我队接管北五区,当日将该患者列为‘高度关注’1月26日复查ct显示该患者肺部病变有缩小。1月27日,该患者开始使用托珠单抗、丙球蛋白和crrt的三联治疗。”

    托珠单抗的三联疗法是目前北五区对抗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个疗法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出现炎症风暴的可能性——从目前入组的患者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都得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对该患者使用的三联治疗方案为托珠单抗400mg    vi    qd(400毫克,静脉注射,每天一次),丙球蛋白20g    vi    qd。”袁平安继续说道,“患者的情况在28日开始出现好转,但中间间断有反复。1月29日,患者发热到37.7摄氏度,随后退烧。2月5日,6日,7日三天再次发热,最高温度38.2摄氏度。”

    这四天的发热孙立恩印象不是很深,尤其是2月的三天发热——当时他正带着自己的队员们奋战在icu里。这个发热是交给吕志民和李承平两位主任处理的。

    “2月11日复查ct,影像检查显示患者肺部病变区域较前有进展。11日,患者指脉氧饱和度快速下降至92%——这期间患者始终接受着机械通气治疗。”袁平安说到了重点部分,潘大姐的情况就是在11日开始快速恶化的。

    “12日,氧饱和度继续快速下降。呼吸机已无继续调整空间。由于12日当日所查患者体内igg抗体滴度低,考虑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于当日行血浆置换术,并且使用了一个单位的康复者血浆进行抗病毒感染治疗。同时,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剂量也提高到了25片bid。”袁平安带着大家快速过着病例记录,“由于患者血液乳酸水平较高,且d-2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都很高,怀疑可能有其他验证物质介导的炎症风暴。”袁平安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孙主任提议进行的血浆置换同时减少了患者体内的感染源、减少了可能的炎症介导物质水平。代价则是减少了一些患者体内原本就不怎么高的igg抗体水平。而这个缺点在康复者血浆的覆盖下也被最大程度的削弱了。”

    孙立恩眨了眨眼,感觉被袁平安这么一夸……确实稍微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这个方案,孙立恩自己还是挺得意的。尤其是检查患者igg抗体滴度水平这一个想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这种灵机一动反正他觉着是挺难得,被多夸两句倒也过得去。

    “但治疗并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情况在13日出现快速恶化。ck-mb、hs-ctnl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上升,再加上射血分数下降,提示患者有心肌损伤和急性左心衰——根据分析,我们目前倾向于心衰是由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导致的。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根据关口前移的治疗原则,于13日当天行v-a    ecmo支持治疗术。”袁平安介绍完了病情,然后坐在台上对孙立恩道,“孙主任,您上来补充两句?”

    孙立恩想了想,点头站了起来,然后一路走到了台上。

    “首先,这位患者是咱们的同行。”孙立恩开宗明义,先把最重要的内容扔了出来,“在封城之前,云鹤本地的医务人员里有不少因为防护不到位和认识不足而感染的——他们要在平时的工作岗位上,直面巨大的工作压力,并且还要面对病毒的考验。他们被感染了,这不是谁的错,这是英雄们的军功章。”

    说到这里,孙立恩有些感慨,“同志们,不能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啊。咱们千里迢迢来到云鹤,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宋安省国家应急医疗队的队员当初决定报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那些在网上流传着的排队画面。那种震撼的场面,让每一个医生都从骨头里冒出了一股寒意。这已经不是说“写病历”的问题了,面对着几乎快要挤垮走廊的患者队伍,只要是有过临床经验的医生都会绝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