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必须花掉-《国潮1980》
第(1/3)页
如同日本人对于股票和地产的态度升温。
近年来,华夏人对于出国的热情也在一路走高,很多人的眼珠都死死盯着挤出国门的机会。
但共和国如此之大,人口如此之多,经济又不十分发达,能够如愿以偿实现出国愿望的人只能是少数。
由于工作单位的区别,当然职务也非常重要,出国的次数相差的也极为悬殊。
粗略的划分,目前出国有两大类,一类自费,一类公派。
就现今国人的年收入,能靠自己的所得,争取到自费出国者不多。
即使依仗海外亲属的资助,也终究是少数。
不过这自费中还包括一部分对方给奖学金或者工资的大学生、研究生、访问学者。
虽说在高等学府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但若将这数目放在十一亿人口的国家中去比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另一类是公派,这决定于人的职务或所在部门。
职务高的,部门大的,出国机会自然多,自己不用掏分文钱,出国逛一逛,这是当前头等美差。
旁观者有时觉着难以理解,出国开会仅两天半,还不够办出国手续折腾的呢!
但出国者绝不肯放弃,这其中必有奥妙。
前提是办这些手续不用出国者费一点儿力气,全由所在外事部门包下了。
此外也用不着他们花一分钱,连体检费和填外文表的钱都由所在单位掏了。
而一个人若经常能在天上飞来飞去,参加国际间的交往,身价就会倍增。
向都十分「荣耀」。
另外,出去一趟还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实惠。
首先就是公费旅游,能见世面,感受异域风情,完全有别于国内的生活。
如果细算一笔出国账,由制装费算起,来往机票,国外的住宿、吃饭等等,没有二三万是难以拿下来的。
设想这两三万要是由自己掏腰包,那就有点费劲儿啦!
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的节衣缩食才能攒出来。
可话又说回来,即便真正把抠牙缝儿的钱省出来了,可谁又真舍得几天之内就挥霍掉呢?
其次,回国之后,还可以凭指标在国内买免税进口电器。
即使自己不不需要,光指标倒手,也能卖个至少上千元。
所以说,这样的好事,其价值在这个时代,远远超过能分一套房子。
如果有机会落在自己头上,那谁不愿意争取一下呢?
打破脑袋也不能让啊!
当然,话说回来,最后有没有可能成功,机遇自然更为重要。
比如同样一个人,常年在下属单位工作,出国机会就难以得到。
而一旦活动到部里上班,虽说每月拿到手里的工资数是有限的,出国机会可就增多了。
就像重文区服务局和天坛公园这两家单位,别看论起来都不孬,都是重文区的重要财政基石,创汇单位。
可由于职能和工作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他们向来和外面的世界呈现隔绝状态,始终难有一窥外面世界的机会。
要是和同级别一些企事业单位比起来,在出国一事上,就更显得颜面无光。
因为无论是服务局,还是天坛公园,至今还没有一个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人。
都别说底下人了,这两家单位的一把手儿,也不过在国内转游转游,去趟沪海、花城,最多去汕头、深圳一趟开开同业交流会。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是北极熊这样的企业,打着「考察市场环
境」的招牌,哪怕职务和外事没有什么瓜葛的人员,都可以派在代表团中,以团员身份外出游逛一次。
甚至连财务人员都可以捞到份呢!
至于旅游局就更不用提了,因为业务需要又下辖好几家开通了国际业务的旅行社,想出去还不就是打一声招呼的事儿?
几乎从处长到课长,每个基层干部都能有到欧美发达国家走一趟的机会。
甚至连建筑局下属的企业都比他们强。
打着支援兄弟国家建设的名义,好些施工队伍还能去趟亚非拉呢。
起码也算出去了对不对?
正是因此,也就可以想象,对于重文区服务局和天坛公园来说,能够获得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有多么的难得。
这一次,能够真正借此机会走出国门的人,来看看日本的花花世界,又有多么的期待和激动。
第(1/3)页